須知在職場發展,不論職位,先要學習把基本弄懂學好,當你經過一定時間和經驗累積,表現良好兼有水平,公司才會有信心慢慢把更多更重要 層次更高的工作交托給你,也就開始上位晉升之途。而所謂的基本,除了是做人做事的一般技巧,還要針對不同工作性質去學習。這些工作性質,在職場晉級的不同 階段,有着不同的比重,要求的能力和條件也不盡相同。依老施認為,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大方面:
首先是Admin行政方面。這是指一般日常工作的安排和執行,不管是後勤支援還是前綫操作,一定要有條有理,有制度有標準,公司整體運作才能有效率;行政不 順暢,會耗費人力物力,甚麼政策規劃都執行無力。因此大部分準備當管理人的,入職頭幾年甚至十年,都要花頗多時間把基本Admin工夫做好,加強執行力。 上面提到的做一份行程表,就是基本的Admin工作了。
- 1. Admin 有條不紋
第二方面,是Operation操作。這是指出品生產或是對外的顧客服務,也就是公司出售、有人付錢購買的核心部分。如何把產品和服務品質水平做好,除了牽涉技術操作的層面,也是管理的大學問。
- 2. Operation 品質管理
第三就是Management管理監督的部分。不論部門,要負責管理好人和事,讓公司每一環緊扣另一環,像精密機器般運作順暢,以最小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;也要隨時按環境變化而調整,這是晉身管理層的必經階段。
- 3. Management 瞻前顧後
最後是Strategic策略性的部分,懂得從宏觀角度作思考,規劃和制定長遠發展政策,大至一間公司,小至一個部門也如是。雖然這是高層的專責範圍,身在此階層的,都比較少直接管人管事,但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人,對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經驗卻決不可少。
- 4. Strategic 「宏」圖偉略
老施把職場工作的性質功能,粗略的分為以上四大部分,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,讓大家檢視自己工作能力的強弱和進度,更適當的在職途前進的不同階段,加強戰鬥力。
2012年6月30日 第245期iMoney
經理主管三級制
為了令公司持續有力地發展,老施過去幾年在「穩中求變」的原則下,開始把未能符合新要求,表現欠佳的主管經理,逐一進行換血。那老施是 怎樣決定那些可以保留,那些是非換不可的呢?以老施之見,分辨主管的優劣好壞,大致可分為上乘、中乘、下乘三個等級,而各自有其特徵,且看如下:
•能緊守崗位,把基本的工作要求做好,並保持水準。就算未能下下進攻入球,起碼能穩守後防,不會失球。
- 上乘的經理
•懂得優先次序,公司最重視的工作任務,一定交足功課。
•反應積極,老闆有問題有吩咐,務必第一時間親自處理,快而準地圓滿做妥。
•得下屬敬重,又懂得用人,栽培好的員工和接班人。
•緊貼老闆的領導,主動出謀獻策,適時提醒老闆何事可為或不可為。
這類經理人本身不一定有大作為,但勝在忠誠可靠,穩紮穩打,有需要時也會主動走到前頭,衝鋒陷陣,是高管老闆眼中的好幫手。
•資質平庸,但有領導才,懂得用人,肯放手給好的下屬副手落力支持。
- 中乘的經理
•無風無浪的話,一般業務運作都能平穩暢順。
•不會主動求新求變,不變更好。但要是老闆下令要做要改的,也會忠誠地交足功課。
•明知自己要靠下屬支撑,有的對下屬體貼,爭取福利待遇不遺餘力,務求令同事Happy;有的則對下屬嚴苛有度,讓人不敢造次,乖乖地為他賣命工作。
這類經理人還算合格,但並非完全信得過,老施通常會多加留意,以防隨時出事爆鑊。
•自己無料到,又不將勤補拙,有事便找理由搪塞,通常是委過於資源不足,或是下屬不濟,不懂得反省改過。
- 下乘的經理
•永遠左閃右避,避免和老闆有太多接觸,怕露餡露底,讓人發現自己能力不逮。
•老闆有新要求,不理多次摧促,明示暗示,都像擠牙膏般慢慢交貨,毫不積極。
•妒忌心重,不肯栽培下屬,心怕被別人取代,也就喜歡玩辦公室政治,分黨分派,但又手段拙劣,搞到是非多多,同事怨氣甚重,經常有人離職。
這類下乘的經理人,當然是最要不得的。不要以為這類人很少,老施手下就有兩位,經過多時的開導,還是沒有改進,因此老施已經準備就緒,短期內恐怕又要出手換血了。
2012年7月7日 第246期iMoney
用心拼搏做到最好,是大部分有志者想當 然的。不過有時要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,理會別人的感受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期望上位,很多人在職場並無太大野心,只想做好份內事,拿工資養家活兒,或有其他 非工作上的Priority。以前看到已婚的女同事,因為照顧孩子有時要求遲到或準時下班,老施都認為這是工作態度不夠積極的藉口。到了自己有了家室妻 兒,才開始體諒別人的難處,正如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。
- 1. 為人設想的量度
年 輕時的老施以為自己甚麼都懂,都看得準,總覺得老闆高層永遠慢半拍,不夠進取。後來到自己身為領導,才了解高層要考慮的問題確實很多,且牽一髮動全身,要 謹慎行事才不會令公司出亂子。經多年修練,老施深有體會,有時以不變應萬變,可能是最好的做法。記得2000年初科網熱潮,當時非常流行一說法 「First mover advantage」,意指企業要大力投資發展e-commerce,才能早先機,否則便遭淘汰云云。當時公司高層不斷爭論,最後決定只略施小本,做其 Follower,一於邊學邊試邊看,結果避過科網泡沫爆破。
- 2. 動、不動的智慧
作 為管理人,最重要的是懂得用人,所謂用人不單止有料之人,而是有料冇料作為上司都要洞察其能力所在。用人最重要用得其所,如何配合職務,調動人才,整合團 隊,各人就能按能力發揮。別忘了鼓勵士氣,激發員工潛能,才是用人的最高心法。事實上,團隊裏並不是人人都想升職加薪,但是能做到令大部分人都獲得成就感 滿足感,就是管理成功之道。
- 3. 調兵遣將的功力
老施常說人際關 係網絡重要,但是「織網者」的個人行為品德端正,其實更為要緊。建立起正派良好的「工作品牌」聲譽,有麝自然香,得到同事同業的敬重,對長遠發展才會有 利。千萬不要貪一時之利,或是一時之快,走上歪路,以為能瞞天過海,其實即使是一時的小錯失,也足以影響職途一生。
- 4. 個人品德的培養
一 旦晉身高管階層,外人看的可能只是表面的厚祿和風光,但無論對公司發展前景抑或同事的前途,作為管理層也有實實在在的責任。位高者決策稍有差池,可令公司 業務虧損,更甚者還要緊縮裁員,最終受害的是同事的飯碗。老施自知責任重大,因此會坦白向同事解釋對大家要求嚴格,目的就是不想看到有一天要走上更痛苦的 一步。如此開誠佈公,不管是前或後勤,資淺或資深,大家也會一同努力,團隊士氣滿滿,戰鬥力自然提升。當然,老施也定當做好自己作為領導的本份,帶領大家 一起爭勝!
- 5. 保護下屬的責任
2012年8月11日 第251期iMoney
老施在大企業打滾多年,由於機構龐大,看到形形色色,不同階層的管理人眾生相,有由低做起的老差骨,也有Fast track年輕有為的幹部精英,就算是在同一個企業文化環境培養出來的,經過多年職場洗禮,都是自成一格,各有各的作風面貌,也各有各的求生本領。對於初 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,這些管理層的同事前輩,很多時便成為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,要能夠在不同的型格去取其長、捨其短,逐步地找出適合自己的管理風格,是在 職場頭十年的重要過程之一。老施以一己之見,嘗試把管理人不同的風格劃分歸類,來一個Stereotyping,大家可以用作參考,對以後增強改進職場戰 鬥力,也許有些幫助。
凡是老闆說的都一定對,凡是敵人說的便反對,以為老闆會喜歡。但是這類人不懂得客觀思考,分析出最好的意見,對老闆來說,只是愚忠。
- 1. 「老闆永遠是對」型
盲目跟從公司的既定政策和路綫,不敢造次,只知道依足規章規條辦事,不會針對解決問題而靈活彈性處理。任何打破制度的做法,都是上級們的特權,和自己無關。這類人的創意能力絕對有限。
- 2. 政治正確型
老是堅持要Creative,甚麼事情都要Think outside the box,為創新而創新,搞到下屬常常疲於奔命,人仰馬翻,達不到效果之餘,解決辦法還是要創新,再想新的點子。
- 3. 迷信創新型
好好先生,不想得罪任何人,避免對抗,對上對下都想和諧,相安無事,穩定最重要。因此對的不敢做,不對的不敢反對,也就隨波逐流,一事無成。
- 4. 和諧維穩型
永遠樂觀,過分自信,一味要做大做強,爭勝出頭,只會進攻,不會防守,不理會Downside risk,只愛報喜不報憂,到了危機四伏,還懵然不知。
- 5. 好大喜功型
任何新點子新嘗試都不看好,只想Downside;又或是認為別人的提議總是別有用心,最怕蝕底,但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意見,最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維持現狀便最好。
- 6. 懷疑論者型
認為凡事已經做得夠好,保持現狀便可以,何必勞民傷財,守成最重要。不知道業務在退步中,到了要急起直追,可能已經為時已晚。
- 7. 安於現狀型
性格剛烈火爆,甚麼事情都看不過眼,專做反對派。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便狂轟亂炸,不達到目的誓不甘休,認為這樣才是特立獨行的真我性情,不知道大家都避之則吉。
- 8. 激進憤怒型
以上各種管理人的作風型格大分類,當然是略為誇張,每一類都有其可取之處,也有其不可取之處。在學習培養出自己的個人風格時,不妨想想應該如何Mix and Match,才是最為平衡合適。
2012年9月1日 第255期iMoney